★賞花地點:江陰大橋公園
在享受了一場黃花石蒜的視覺盛筵以後,我很快又在人民路以北的銀杏樹林,看到了大片的紅花石蒜。在所有的石蒜科族群中,紅花石蒜是最著名的品種,它另有一個專屬的名字叫曼珠沙華,也和曼陀羅華一起,被稱為彼岸花。但是在關於很多版本的彼岸花傳說中,似乎黃泉路上漫天綻放的,只有這种红到極致也艷到極致的紅花。
石蒜的花型很別緻,而把這種別緻表達到極處的,就是曼珠沙華,它們的葉子皺縮得特別厲害,而且極盡所能地向後翻捲,使整朵花除了艷麗的顏色之外,還有著非常別緻的造型。單株的曼珠沙華已經讓人為之傾倒,當它們大片盛放的時候,那是怎樣的盛景啊!
也有一小叢顏色稍淡了些,雖然花型也很漂亮,但是顏色沒有那麼鮮豔,總覺得就不像曼珠沙華了。
可惜的這片曼珠沙華雖然栽種的面積不小,但似乎還是有點散,分散成了好幾個區塊,不免有些美中不足。或許是因為栽種在成行就行的銀杏樹下,感覺還不如原先在新華路附近的時候,在緩坡上開得無遮無擋更加恣意張揚。
曼珠沙華的名字,源自於《法華經》中梵語“摩訶曼珠沙華”的音譯,原意是天上的大紅花,或者譯作紅色的蓮花,是神界的一種天花,謂之赤蓮花。要知道,蓮花可是佛教的聖花,很多菩薩都坐在蓮台上頌經的。能以蓮為名,不管它長得和蓮花有多麼遙遠的距離,至少表示佛教是認可這種花的。
因為花開彼岸的傳說十分盛行,所以對於曼珠沙華來說,多少年來都背負著惡名。至少,家庭養花,極少會養牠。畢竟這是一種傳說中生長在冥界的幽靈花,即使它擁有再高的顏值,家裡的老人也是不許在庭院中栽培的。再加上它的鱗莖有毒,而且毒性據說還不小,於是它們便被絕大多數的家庭拒之門外。不過如今的公園倒是栽種了不少,除了佔地面積比較大的大橋公園和黃山湖公園,連面積比較精緻的百花園,也栽種了好幾叢,尤其是荷花池畔的那一叢,雖然不能與眼前的這一片花叢相提並論,但看著倒也頗驚豔的。那次偶過環城北路,發現沿河的地帶,居然也栽種了不少曼珠沙華。可見縱然“惡名”纏身,也擋不住它的絕世容顏在天地間盛放,人們對它的喜愛,由此可見一斑。所以說,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其實在佛教的經典中,有一種說法是見到曼珠沙華的話,可以去除惡,也就是說,在佛教裡,曼珠沙華是一種吉祥花。或許有朝一日,曼珠沙華洗去了它的負面傳說,它們也能登堂入室了呢。至少,我是很樂意養牠的,畢竟這種有著絕世美貌的花,還特別好養。但或許所謂的“好養”也是針對有一定基礎的養花人來說的,我以前確實在網上購買了好幾種顏色的球根,不過最終還沒有等到它們開花就壽終正寢了。雖然我很饞它的顏值,但家里人都說不能養,最後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