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地點:無錫惠山古鎮之尊賢街
上次因為怕耽誤了同伴的行程,所以只是在街口稍稍探訪了一下。這次原是想來看看菊花開好了沒有,不料趕到寄暢園的時候人家已經停止入園了。透過開著的大門探了一下頭,我跟保安打聽菊展的情況,思量著是否等下回再來。
保安笑了:“不是沒有開好,是已經開敗了,很多盆花都已經收掉了。”我驚訝:“不會吧?我上次國慶的時候來,菊展的規模還很小啊,品種菊都沒擺出來。”
保安解釋今年天氣太過炎熱,所以菊花沒有培育好。我有些悵然,看來今年的惠山菊展只能這樣草草收場了。
不一會兒,門口也圍了不少人,估計也是想來看菊花的,說起往年的菊展,大家都很感慨,因為每年的菊展都太漂亮了。其實今年倒並非沒有菊花,只是對比往年,總覺得有些寒酸。
於是,剩下大把的時間,我沿著秦園街和繡幛街轉了一圈後,就安安心心地往尊賢街去了。上次大片的青綠色讓我有些感覺與古鎮的整體風貌很不協調,但又覺得既然景區打造了這麼一個項目,近來也紅得很,總是有些道理的。
尊賢街的入口處寫著“這是無錫”,這是全沉浸式文旅體驗項目,主舞台就是尊賢街這條以“國潮青綠”為主基調的國街區,這裡匯聚了各類國潮場景、國潮打卡點、國潮商舖和國潮體驗。
據說國慶假期《這是無錫》在這裡進行了局部展演,受到市民們廣泛好評。但是據我了解,也有很多無錫人對於這條街表示不理解。我能想到與青綠色稍稍適配的朝代,大約是晉朝或宋朝,但看到店舖裡和舞台下的古裝扮相,分明又像是明朝的服飾。當然,我也沒有去過明朝,不知道明朝的士人是否崇尚青綠色。
下面有標識箭頭,旁邊的字是“大噶忙裡廂請”,這個估計外地人會看得一臉懵。好在箭頭是國際通行的符號,至少這個是看得懂的。
我無視箭頭的指示,那是指向尊賢閣的。我轉向旁邊的巷子,原本應該與古鎮整體風格比較統一的黛瓦白牆,不過如今多多少少給漆上了青綠色。然而,與走在秦園街和繡幢街不同的是,走在這裡我並沒有穿越的感覺,雖然很多來來往往的人穿著古代風格的服飾。
尊賢街位於繡嶂街(惠山直街)以北五十米,與繡嶂街平行,西接進士裡,整條街並不是太長,如果不拐進來,倒是並不影響古鎮整體的風格。
街口有一面影壁,上書“兩朝忠節”。這個讚譽是給顧可久的,他是明朝的無錫名臣,還是大名鼎鼎的清官海瑞的恩師。顧可久祠就是尊賢街以西,尊賢街尊的這個“賢”,不知道是不是指顧可久。
“縣衙咖啡”這個名字起得有點意思,不過咖啡館規模似乎不大。尊賢樓很醒目,裡面走出來的小伙子一身古裝。只是那個寸頭和眼鏡兒,實在很讓人齣戲啊。舞台前也有一群身著古裝的年輕人在聊著天,倒是一間“霞客書店”讓我倍感親切。甭管賣什麼書,叫“霞客”就是與江陰有緣啦。
舞台還沒有打開,據說要本月二十二日盛大開演,今天才二十號,看來我還是來得早了些。我倒並不覺得遺憾,對於這種實情表演類的節目本來也不是太感興趣。
從尊賢街往北,隔河倒還是原來的模樣,枕河的黛瓦白牆人家,這才是古鎮原有的味道。精緻小巧的拱橋,兩岸的民居就是江南水鄉的樣子。
這條街往東沒有出口,似乎還在建設的樣子。從橋上回到尊賢街,再走到秀幛街。原本想等著看個夜景,不過看著尊賢街上青綠色的燈籠,失去了興趣,也不願意再在這里幹等兩個小時,乾脆趁著天色還沒有全黑,打道回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