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地點:無錫榮氏梅園
穗狀雞冠花如今在花境和花壇中採用得比較多,在江陰顧山百花園還有一片火紅色的穗狀雞冠花,在金秋十月非常搶眼。黃色的倒是少見,大多是零星地間雜在穗狀雞冠花里。梅園偏偏不是,在各處花境花圃裡廣栽黃色的穗狀雞冠花,尤其是在梅林的邊緣,在地面上開出了金秋的喜悅。
穗狀雞冠花又叫筆雞冠花,與我國傳統的雞冠花在形態上有比較大的差別。至少人家的花朵跟雞冠的相似度很低,倒有著像麥穗。也有人稱其為鳳尾穗狀雞冠花,花型雖說比不上鳳尾,倒也有一兩分的相似。
這種花並非我國原產,而是來自印度,花色只有紅色和黃色。可能紅色比較喜慶,所以更受歡迎,在很多公園的花境或道路的路口,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江陰的大橋路剛剛改造完成,在道口的花境,也栽上了大量的紅色穗狀雞冠花。雖說這種花顏值是足夠的,但是想到以前成片成片的杜鵑花和萱草,還是覺得這次改造得很有些雞肋。杜鵑花和萱草都是多年生的植物,延陵路一帶的杜鵑花有好幾個品種,顏色也很豐富,每年四五月份,延陵路和大橋路的交叉口,漂亮得隨手一拍就可以做成屏保。原先大橋路東側的萱草已經長得相當茂盛,每當花季,黃色的花朵迎風招展,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今都改種成了草坪,每次經過的時候,總感覺有些悵然。
當然,人家主要是解決道路的擁堵問題,綠化大約是附帶的功能。更何況,綠化這種事情,也有點見仁見智,興許“甲之蜜糖”,卻是“乙之砒霜”。興許我覺得那片爛漫的杜鵑花堪稱大橋公園最經典的花事之一,但也有人會覺得那片花栽種得還密集。只是說到交通改善的問題,事實上,如今的早晚高峰期似乎更擁堵了,尤其是把香葉路的機動車通道給封了,不僅公交車改道,私家車也大量地在長江路擁堵,短短幾百米的路,愣是要行駛二三十分鐘。
這是題外話了,不過是看到這些黃色的穗狀雞冠花,忽然想到瞭如今新栽上的那些花朵,忍不住緬懷了那些逝去的花事而已。眼眼前的黃色雞冠花開在如果葉子茂茂盛盛的梅林邊緣,確實很醒目。黃色的穗狀花序,雖然鮮麗,但又並不覺得艷俗。因為植株比較矮小,反倒覺得有些小清新的味道。
當然,梅園也不僅僅栽種了這一片黃雞冠花,在入口直通古梅奇石圃的一路上,也沒少了它們的身影。在梅品種登錄園,它們也盛放著秋日的華彩。而從大風車往回走的時候,從百合花海的震撼中甦醒過來,第一眼看到的還是一叢黃雞冠花。到了花溪,黃色雞冠花也充當著重要的角色。可以說,梅園處處都留下了黃色穗狀雞冠花的身影。那抹黃,是秋天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