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老街遊玩記,美食和美景。

访客 8.7K 0

【鍥子】記得一個知名的城市規劃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一個失去了文化和特色的城市裡,並不存在真正的主人,每一個居民都是無家可歸的外鄉人而已。
走進北海老街,觸摸200年的歲月滄桑
第一次聽說 北海 ,源於文字的結緣,那時候對文學有一種深深的痴迷,也常常有一些豆腐塊的文字發表在全國各地的報刊雜誌上,由此也認識了諸多的編輯和文友,這其中就有《 北海 晚報》的副刊編輯趙紅雁。大約是文字上的惺惺相惜。於是相互介紹起各自的城市。趙編常常說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六朝古都十朝都會 南京 ,看一下最是無情的台城之柳。而我則開始嚮往趙編筆下的碧海藍天。

今年歲末,適逢南方衛視《潮流假期》欄目組編導林嬌柳女士邀約,去北海拍攝節目。那一刻,夢想實現得有些猝不及防,在為期六天的時間裡,由於拍攝任務緊張,終於沒有能夠拜會趙編,但我們近乎詩意地遊走在 北海 的每一個景點,而這其間留給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 北海老街了。

據隨行導遊介紹, 北海 老街—— 珠海 路是一條有近二百年曆史的老街,始建於1821年,初建時稱為昇平街,只有200米長,4米寬。隨著各歷史時期的不斷發展,現已成為長1.44公里,寬9米,沿街全是中西合璧騎樓式建築的商業老街。

古街的建築多為二至三層,由於受19世紀末葉英、法、德等國在我市建造的領事館等西方卷柱式建築的影響,臨街兩邊牆面的窗頂多為卷拱結構,卷拱外沿及窗柱頂端都有雕飾線,線條流暢、工藝精美。臨街牆面部不同式樣的裝飾和浮雕形成了南北兩組空中雕塑長廊。這些建築臨街的騎樓部分,既是道路向兩側的擴展又是鋪面向外部的延伸,人們行走在騎樓下,既可遮風擋雨又可躲避烈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騎樓的方形柱子粗重厚大,頗有古 羅馬 建築的風格。

1927年以前, 珠海 路曾是 北海 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店鋪鱗次櫛比,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這些騎樓並不是西洋建築的簡單翻版,從深層文化根源來看,它體內流動著的是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血液,是東西方文化碰撞的一個美麗的結晶。

老街是了解 北海 的窗口。這些中西建築形制相互穿插、融會貫通,體現了清末民國的時代特徵。它集東、西方建築、文化、藝術於一體,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堪稱中西合璧之典範。

老街建築很有自己的地域特色,既吸收了嶺南建築的特點,又吸取了西方建築的一些藝術風格,前店後居的建築格局、中頂鋪、拖籠門、特別是西式的女兒牆裝飾更是充分體現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

老街可謂寸土寸金,而且為了方便水路運輸,所以當初修建店舖的時候,每一間店面都是“前店中倉後碼頭”的呈狹長的獨特的建築形式。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漫步在 北海 老街,但見沿街白牆黛瓦,騎樓延伸,巍然聳立,錯落有致,可以感受到那種滄桑古意以及古與今的強烈碰撞與交織。

這樣的氛圍,也極適合於三兩好友在老街漫步或掩卷深思,彼時,最好有些許雨絲斜織。於是,老街的婉約與秀美一瞬間在心頭鋪展開來。

北海 老街還有一個必到的打卡之地,那就是摸乳巷。摸乳巷巷道狹窄,只能容許一人通過,如碰巧兩人相遇,只好躋身而過,“摸乳巷”又叫君子巷。前一個名,大體意思是說,這巷子窄到一男一女面對面擦肩而過是過不了的,如果彼此相對側身讓路,女子的乳房一定要被對方觸摸。而叫做君子巷,其表述的意思則是:當男女面對面經過時,男子主動側身靠牆,讓女子先過去。這也顯示了當地民風淳樸以及相互尊重彼此謙讓的品質。

提起悠長的古巷,或許,我們的眼前總會浮現出戴望舒筆下所描繪的情形:青石板、籬牆和油紙傘,並且,難逃俗念,總希望逢著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而我覺得,這其間,最契合的點綴,莫過於一襲旗袍。只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已臨近傍晚時分。終究沒有見到身著旗袍的女子,這多少有些遺憾。

“水鄉小橋多,人家盡枕河,柳橋通水市,河港入湖田”。倘若用這首詩來形容這個具有200年曆史的老街,或許並不為過。沿街商舖鱗次櫛比,青石板鋪就的古老街道,寫滿了歲月痕蹟的古老建築,無不透露出一種滄桑與古意……

人們遊覽在這條歷經滄桑的老街,還能感受到它昔日的美麗和曾有過的興旺。

靜謐的夜色下,一橋一景,一間店鋪,一盤海鮮,幾杯啤酒,甚至是一碗糖水,無不構成一個讓人念念不忘的 北海 故事。這個故事中,有你,有我,有他,抑或是她……

北海老街,一個充滿了想像與回味的地方。真的,在這樣的老街,你可以感覺到一種跨越時空的深思與對視,漫步在寫滿了時代滄桑的 北海 老街,仰望斑駁的牆面和久遠泛黃的店招,觸摸著巷角那被歲月磨光了棱角的青石板,真恐一不小心,就會走進那個黑白記憶的年代。而當你走進 北海 老城歷史博物館,或者聽著沿街商舖播放的00後的歌曲,那種古與今的強烈碰撞與交織,則讓你從恍惚久遠的思緒中幡然醒悟,並且感受到這個城市的勃 勃生 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