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地點:江陰敔山湖
又逢中秋佳節闔家團圓的日子,雖說有個小長假,但是頑強的新冠病毒把我們的腳步束縛在了江陰城。吃過晚飯,想著找個開闊的湖畔賞月,既然身在敔山灣,那麼敔山湖自然就是不二之選了。於是,幾乎沒有異議,就獲得了一家大小的同意。
因為大家今天都休息,所以晚餐時間提前,我們抵達敔山湖的時候還有點早,不過大概跟我們同樣想法的人不少,在停車場就發現今天的敔山湖人氣很高。泊好車走到湖邊,果然看到三三兩兩的居民沿著湖散步。雖說敔山湖是周邊居民最青睞的散步地點,但往常可沒這麼多人。草坪上居然還有兩頂帳篷,這是坐等賞月嗎?看著帳篷旁邊還有一些食物和飲料,想來並不是白天紮下的營地。
“這個有點誇張了吧?”我有點好笑,旋即覺得人家這主意不錯,很有點後悔自家的帳篷沒帶過來。中秋的月亮不會那麼早升起來,我們準備得就嫌不足了。
“人家是打算不看到中秋的月亮不回家了。”先生接口,很快一臉的戒備,“你不會是想讓我回去拿帳篷吧?”
“呵呵,哪能啊!”我把希望的火苗扼殺在搖籃裡,“也沒有必要那麼刻意,反正天氣又不冷,隨便找張椅子坐下來不也一樣等嗎?再說了……我覺得也未必非要在湖邊等月亮,回去也可以看。”
敔山湖是比較年輕的湖泊,當初在這一帶購房的時候,這裡還挺荒涼。除了周末,平時的敔山湖那真是清靜。如今在景觀橋堍,居然還有各種賣玩具、冷飲的商販,有的似乎是固定的攤位,貨品還挺豐富。可見如今的敔山湖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城東的人氣公園,遠山近湖的景觀本身就挺不錯,寬闊的大草坪也是放風箏的好場所。雖然暮色四合,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但還有人正在樂此不疲地放著風箏。有的風箏還帶著小燈,即使夜間也不用怕風箏迷失了方向。
走著走著,就到了夕陽西下的時候,連湖面都被染成瞭如血的鮮豔紅色。雖說江陰的最高峰定山也就兩百來米,旁邊的敔山和羊頭山更矮一些,但作為敔山湖的背景,還是相當給力的。所謂“三山抱一湖”,白天是青山碧水,黃昏時就是黛山赤水,在正主兒月亮還沒有登場之際,就讓我們好好地養了一把眼。
黃昏的敔山湖美得就像一幅上了油彩的畫,那輪夕陽在湖的那頭不那麼明亮,卻足夠鮮豔,整個西天都被印染紅了。像是誰潑上去的顏料,隨時要滴落下來似的。啊,沒錯,它們就是滴落了下來,滴到了湖里,所以湖水也是艷豔的紅。
天色完全暗了下來,月亮還沒有影子,我們還是決定回去,不過車泊到停車場,我又動了小心思,提議去美嘉城晃晃,買杯飲料買個甜點啥的。特意轉了一大圈,過橋的時候欣喜地發現月亮升起來了!
“我們可以坐在陽台上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一邊說著,一邊卻繞到了金井河畔,“再看一會兒月亮。”
在河邊又逡巡了好一會兒,才戀戀不捨地往回走。在小區樓下,又對著月亮發了一會兒痴,才回去擺開架式吃月餅。
我家的東陽台著實是賞月的好地方,那月亮就像是印在窗玻璃上似的,又大又圓。我查了一下手機拍月亮的技巧,搗鼓了好幾回都沒有成功,技術到底還是差了點兒。或許我缺的並不是技術,而是一隻專業的相機。
中秋節,又稱月夕、仲秋節、拜月節等,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主題自然是月亮。賞月之餘,吃月餅也是必不可少的習俗,雖然如今食物太過豐富,月餅即使做出了無數花樣,也不見得對人們有多大的吸引。所以,吃月餅似乎只是一個儀式。這個節日,從古至今被無數文人墨客反复吟詠,也湧現出了不少經典名篇。但最著名的,私以為還得是蘇軾的那闋《水調歌頭》,這也是我從學生時代開始,就一直喜歡至今的詞章。
我一邊背誦,一邊找出歌單,是鄧麗君演唱的一首歌,今天可以循環播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
中秋明月照天涯,皎皎星河落萬家。
階下嬌花遺瘦影,庭前老樹宿昏鴉。
——七絕
2022年中秋
202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