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岳行廟,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

访客 5.1K 0
天數:1 天 時間:10 月 和誰:親子

★旅遊地點:無錫惠山古鎮之東岳行廟

每次去惠山古鎮,我都喜歡走古華門,先一排六個的牌坊就挺氣派,再加上“五里香勝”的長方形鼎看著古色古香,還有那條雖然短但挺有造型的關刀河,彷彿就是一種進入古鎮的儀式感。

位於街繡嶂街的東岳行廟雖然路過了N回,但不巧的是每次它都不開放,這次倒是巧得很,大門洞開著,自然是要一頭扎進去遊覽一番的。

東岳行廟是道家的祭祀場所,古鎮還有一座張中丞廟,同樣也是道家的。而位於錫惠名勝的惠山寺,則是標準的佛家供奉。雖說我們常稱寺廟,總以為佛道不分家。其實但凡稱寺的,必定不會屬於道家,而稱廟的,倒多是道家的稱謂。

門口的牌坊上很氣派,三層屋簷,上方是豎寫的“東岳行廟”,雖說也是繁體字,但用的是常見的字體。下方的古字很難才辨認出來,是“位尊東岳”。大家都知道東岳在我國是指泰山,雖說從高度來說它並不高,但封建時代的皇帝封禪,卻總是只在泰山,可見其地位之崇了。至於東岳行廟,本身就是供奉東嶽大帝,說一位東岳位尊,那也在情理之中。

大門外的兩側的石壁上分別刻著“百善孝行先”“萬惡淫為首”八個大字,這段話出自清朝王永彬的《圍爐夜話》,原文是這樣說的:“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

相對於原文,我更喜歡後來流傳甚廣的兩句話:“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大意是說,孝只論心不論行為,如果論行為的話貧窮人家就沒有孝子了。而對於淫,則只能看行為不能看內心,如果看心的話,這世間就沒有完美的人了。這話說得很有哲理,雖然不知道後來這兩句話是誰說的。

走進大門,兩則是四尊神像,這倒於寺院中的天王殿相似,山門即天王殿,不過這裡應該不叫天王殿,其形像也與寺院中的四大金剛不同,各持斧劍槍戟,正在我國傳統的十八般武器之列,與西方傳過來的武器自然是不同的。

第二進是主殿聖帝殿,供奉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相傳泰山神具主生主死的生要職能,由此還延伸出了新舊相代、固國安民;延年益壽、長命成仙;福神妙官職,貴賤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統等職能,也就是說,但凡我們所想所求的,泰山神都能滿足得了,當然求神這種事兒,還得看心誠與否,也得看大帝是否聽得到有心相助。

大殿的牆上還有人像彩繪,都是黃飛虎的親人與部將。 《封神演義》中,黃飛虎受封武成王,七世忠良之後,卻遭到妲己陷害,最終被迫反出朝歌,投奔了大周。後來大周崛起,黃飛虎也稱得上是棄暗投明了。後來天庭大封之際,黃飛虎的兩個弟弟黃飛彪和黃飛豹,兩個兒子黃天祿和黃天祥,妻子賈氏,妹妹黃妃,四個部將黃明、周紀、龍環、吳謙等都榜上有名。

旁邊有一面鼓,其實也就是很正常的式樣,但因為在聖帝殿,所以便有了“金鼓連天”的說法,需要功德金十元才能敲擊。

旁邊的側殿供奉碧霞元君,這是東岳泰山天仙玉女,俗稱泰山奶奶,統率泰山岳府的天降神兵,照察人間善惡生死,治病救人,保佑農耕、商賈、旅行和婚姻等事。

從廟裡出來,斜對面就是范文正公祠,這座祠堂也是很有看頭的,是江南園林的格局。旁邊還有杜鵑花盆景,開得時節正好,雖隻紅白兩色,卻也為古鎮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