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山,薰衣草的浪漫。

访客 7.2K 0
天數:1 天 時間:10 月 和誰:親子

★旅遊地點:無錫雪浪山

第一次聽說雪浪山,是因為宣傳畫冊上的薰衣草花田。那陣子,普羅旺斯的薰衣草正被無數人讚美,國內也有多個薰衣草莊園開園。無錫的薰衣草栽種在雪浪山,其實在此之前我們還真沒聽說過這個地名,我們也著實是挺孤陋寡聞的。那次出行,緣於我們一次中午的聚餐,說是下午去哪裡哪裡,眾說紛紜,意見不一。後來我提議去雪浪山看薰衣草,大約女性這種動物天生就自帶浪漫因子,竟然一致通過。於是我們再無二話,匆匆結束聚餐,正好塞了一車前往雪浪山。

雪浪山生態景觀園位於無錫山水城旅遊度假區,南瀕太湖,西臨梅梁湖景區,佔地五千畝,有向陽林果、浪山映湖、雪浪貢茶和雪浪觀楓等生態景區,也有御茶樓、涵月亭、萬竹亭、烽火台等人文景區。

我們進去就看到一座寺廟,是謂橫山寺。山門看著就挺宏偉,三間重簷,上方是“橫山寺”的匾額,這三個字據說是無錫狀元顧皋題寫的。下方則掛著“天王殿”,也是橫山寺的山門。橫山寺是宋代古剎,錫城著名的宗教活動場所。始建於北宋淳化年間,距今已經超過八百年的歷史了。

大雄寶殿的匾額是趙樸初手書的,掛在重簷的正上方,下方則是三塊牌匾一字排開,不知道是誰的手筆了。整座大殿氣勢雄偉,香客也很多。天王殿、觀音閣、地藏殿、藏經樓、鐘鼓樓、放生池、素齋館等寺廟但凡有的配置,橫山寺也都備齊了。

不過我們只是匆匆觀摩了一番,就急於出門去尋找薰衣草。走了不遠,就嗅到了薰衣草那獨特的花香。循香而往,果然看到了一片紫色的海洋,自然免不了衣香鬢影,這裡的人氣大約是整座公園最旺盛的。

花田一壟壟栽種著深紫色的薰衣草,顯得非常壯觀。花田之間有路可以供行人遊覽,因此並沒有出現踩踏花叢的情形,如今的遊客基本上都挺文明。偶爾有兒童吵鬧著摔進花叢,旁邊的工作人員會過來勸阻。

大凡女人,幾乎沒有不愛薰衣草的,不說最愛吧,也必然是平生喜愛的花卉之一。它們有著深沉而神秘的紫色,最特別的是它的香氣,可以飄得很遠。我們就是循香而來,真沒有走偏路。這香氣太特別了,人們總能夠第一時間就把它與別的香氣區分開來。

只此一塊花田,就讓我們覺得不虛此行了。有喜歡照相的朋友,已經在花田的角角落落裡尋找最佳的取景地,而我和另外一位朋友則沉迷於薰衣草浪漫的紫色和獨特的香型中無法自拔。沿著開闢出來的小徑往返逡巡,雖然這裡並非我們的領地,但我們卻可以領略它的豐姿和香氣。

旁邊還有一塊月季花園,不過這個季節月季花開得不算太好。月季花園我們見得多了,只匆匆看過一遍就離開了。雪浪山以山命名,自然是要去爬個山的。

山到半腰,就見一座四角的亭子。因為在半山,人們便稱之為半山亭,也叫歇涼亭。從山腳上來,到這裡可以歇個腳,再繼續往上攀登。不過它正式的名字卻叫狀元亭,據說無錫歷史上第一位狀元蔣重珍在譚雲閣閉閣讀書的時候,就常在這座亭子裡歇息。所以,自他高中狀元之後,這座亭子就正式命名為狀元亭了。狀元呆過的地方,自然要沾些狀元的文氣。

蔣自珍幼年時就在雪浪庵譚雲閣讀書,並在山麓開課授徒。書院中陳列的乘興文化館和茶文化館是錫城獨有的。蔣介石和宋美齡曾三度來雪浪山,為的就是登蔣子閣緬懷其同宗先祖。

雪浪山滿山坡都栽種著茶樹,康乾盛世的時候,雪浪山茶被定為貢茶,和八德龍潭水同為貢品。乾隆皇帝對此茶頗多好評:“色青不渾濁,芳香不刺鼻,味濃不燥喉,形小不浮面”,但讓我們吃驚的是,作為無錫下轄的江陰,居然沒有見過雪浪貢茶。我們慣常喝的都是外地來的茶,諸如龍井、碧螺春、六安瓜片、太平猴魁、黃山毛峰、正山小種、金峻眉、鐵觀音、凍頂烏龍……雪浪貢茶不知道貢到了哪裡。按說雪浪山上茶山連綿,產量應該也不小。更何況,說是雪浪貢茶,想來周邊產茶也被稱為雪浪茶吧。

登頂就是御茶樓,這是雪浪景區的標誌性建築。可惜的是此樓不能登高,否則看這方位,大約能看到波光粼粼的太湖吧。不過這裡的視野確實不錯,雖然看不到太湖,但是錫城新貌還是盡收眼底。

我們因為出來得太晚,又在薰衣草花田呆了太久,只在山頂逗留了一會兒就趕緊下山了。饒是緊趕慢趕,返程的時候天也已經黑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