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龍山,大型惠民森林公園。

访客 3.6K 0
天數:1 天 時間:10 月 和誰:一個人

★旅遊地點:江陰蟠龍山公園

蟠龍山早已有之,建成公園卻還是近期的事兒,第二期的工程還沒有完工,我還是興沖沖地跑去先睹為快了。

我是從龍泉路入口進入公園的,這是一座集生態、休閒、旅遊為一體的開放式公園,也是高新區首個大型惠民森林公園。雖說山並不高,但有山就可以有森林,叫森林公園真沒錯兒。

雖說是個出入口,但公園壓根兒沒有門。門口的廣場有一處白色的似亭子又非亭子的建築,四周是豎著的圓桿子,頂上是鏤空的。也不知道為什麼江陰最近很熱衷於建造這類雖然有個造型,但沒有什麼實用價值的裝飾性建築。

廣場的兩側開滿了雙色金雞菊,曾經的我可是為了賞這種花走了周邊城市的好幾個公園,沒想到咱家門口終於也種上了這種漂亮的草本花卉。

廣場前方是一方湖泊,湖畔的山體裸露著石頭,可能在以前開山採石造成的,多數是人為。畢竟很明顯,這裡並不是喀斯特地貌,大約不會是天然形成這樣的絕壁。

湖對岸有座亭子,在一個比較平緩的坡上。因為看到入口不遠有座寺廟,我怕去晚了人家不開門,於是先忍痛放棄了眼前的湖光山色,選擇了右拐。沒想到寺廟還在建設中,只能看看外觀,大概這就是蟠龍山寺了。

返回主路,正猶豫向左還是向右的時候,看到湖面一隻白鷺飛起,這下毫不猶豫地直奔湖泊而去。白鷺掠過湖面,落在湖畔的石頭上。我追踪而去,雖然湖畔的石頭不是我能下得去的,但至少更靠近一些這只可愛的小精靈吧。

大約知道我對它造不成任何威脅,白鷺很自在悠閒地站在石上左顧右盼,並沒有被驚得飛起。亭下草坪有一個年輕人正仰躺著,保安善意提醒:“你可以到亭子裡去躺著,反正沒有人。”

是的,今天的公園雖說也有家長帶著孩子來的,但亭子裡空無一人。另一邊的水榭雖然有幾個人在聊著天,但長椅空閒的更多。

年輕人不好意思地笑笑:“我喜歡躺在草地上,亭子裡……沒感覺。”保安表示不解,年輕人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塵,默默地走了。

我想,他應該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人,所以想盡可能地與土地草木更親近,因此寧願躺在草地上看藍天白雲,並不願意呆在亭子裡欣賞看不到天空的風景。

沿著台階登山,不久就看到了彩虹步道,我發現自己竟然才提步就走到了終點。好吧,看來我又只能倒著走了。

步道兩側竹林掩映,我忍不住感慨,看來以前是固步自封了,竟然不知道其實江陰的山上翠竹也並不罕見。這裡的竹林規模頗大,雖然不如宜興等地的竹海,但至少也可以稱得上是邊綿的竹林了。

步道到了分岔口,我選擇前往蟠龍閣,聽起來就是在山巔的樣子。登高望遠,素來是我最喜歡的視野。

登上台階,果然看到了聳立在山巔的蟠龍閣,閣下又是一片絕壁,壁下是湖泊。這裡有桔紅色的階梯,我原以為是水泥之類的,結果走上去砰砰作響,原來是金屬片的材質,我擔心年久失修會生鏽啊。

坡上有一座亭子,是新建的仿古典式樣,重簷八角,看這漆的成色,建成時間應該不久,亭子還沒有題名。

轉到閣前,果然是我走返了方向,所以先看到蟠龍閣的遠景,才轉到正門。台階被中間的石璧分成左右兩側,璧上刻著九條龍。登上閣前的平台,地面上還有石雕,依然是龍的圖案。既然山名蟠龍,閣名蟠龍,自然是雕著龍才算應景。

蟠龍閣並不算高,三層樓閣的式樣,還沒有開放,不知道裡面什麼模樣。周圍有觀景的平台,地處山巔,地勢本身就高,因此可以對地面的景色一覽無餘。當然,除了看到已經建成和尚在建設的現代化樓房,也沒有什麼景色可言。不過往東還有一座山,大概是鳳凰山了。

走下蟠龍閣繼續沿著彩虹步道前行,右側有一片樹林,這是江陰高新區建區三十週年紀念林。往前算了一下,原來高新區是一九九二年建區的啊。

再往前走就沒有分岔了,反正跟著步道的三條彩虹線走就完了,直接通往公園的另一個出入口。這裡建造了很複雜的天橋,眼看出口就在下面,但回環往復的樓梯轉了好幾個彎,才抵達入口廣場。

對面是山觀實驗中學,廣播裡的聲音清晰地傳來:“高一二班……”這聲音,聽著很令人懷念啊。

看到旁邊的指示牌,才知道這裡是龍環廣場。仰頭看看盤繞了三圈的樓梯,果然是像龍似地“環”著圈呢。

雖說到了出口,但因為車子泊在龍泉路的停車場,所以還是得返回。再次“環”了三圈走回彩虹步道,才發現沿著圍牆有一條“走得人多了也便有了路”的路,看來別人也嫌棄太繞,所以走出了一條近道。

我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從這裡走過去居然是另一個出入口,依然有一座廣場,廣場上也依然有白色的單有造型並不實用的建築。不過這個出入口還沒有建造完成,並沒有出入的地方。東北側有一座鐘樓,我倒是頗想去看看,但這裡無路可通,只能選擇放棄。

再轉過去,發現又到了蟠龍閣後的絕壁。好吧,想不走回頭路,看來也是不現實的。從蟠龍閣後繞過去,這里大片的地塊看起來日後像是要栽種四時鮮花的,很期待。

走到我拐向蟠龍閣的岔路口,我沒有下山,而是往另一個方向走,看指示這裡有蟠龍巷。但是我一路走到山下,也沒有看到“巷”在哪裡。難道是我剛剛路過的廣場嗎?但那裡實在看不出“巷”的構造。倒是路側的山又是被開采了一半的,半是青山半是石。

從這里通往另一個出口,看規模,這裡應該是泉路的主出入口,旁邊的停車場居然很空曠。

回到公園北側,又沿著湖轉了一圈,很多園藝工人正在作業。雖然時間有點晚了,但還是有家長帶著孩子進入公園。

出門後到底還是按方位循路去找了鐘樓,就在居民區的旁邊靜靜地立在那兒,顯得挺拔而修長。牆面上雕刻著大朵的花,看樣子竟然像是洋紫荊,按說這種花在南方比較多,江陰好像真沒看到哪兒栽種洋紫荊的,氣候條件也不適宜啊。

轉到這裡,乾脆沿著蟠龍山公園轉了一圈,從路側就可以看到蟠龍閣,中間有大片的空地,可能還有待二期工程建設吧。

 

柳岸蟬鳴聲漸隱,秋風送桂入詩行。

樓台晚映波光淺,十里飄香染綠裳。

——七絕